中國共產黨反貧困實踐研究(1978—2018)
貧困是人類社會共同的頑疾,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和夙愿。真正將消除和擺脫貧困提升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在實踐中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啟減貧“長征”,創造人類減貧歷史奇跡的是中國共產黨。消除絕對貧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的一座豐碑。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奮斗成就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偉業。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人們依然深刻銘記減貧“長征”路上的艱難困苦,這是我們未來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堅實基礎和精神養料。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學術界高度關注反貧困話題,也產出了數量可觀的學術成果,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瑞敏教授所撰《中國共產黨反貧困實踐研究(1978—2018)》,即是其中一部優秀的著作。張瑞敏教授長期致力于反貧困問題的研究,多年來在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著作的完成是其對于反貧困問題的深度思考與呈現。著作自2019年出版以來,得到學術界的肯定和鼓勵,于2020年12月獲得武漢市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2年8月獲得第十三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本書以改革開放40年為研究背景,探究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向貧困開戰,一路披荊斬棘的曲折歷程以及取得的歷史性進步。改革開放伊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起了富起來的“第二次革命”,并以解決政策問題為突破口,中國由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告別了普遍貧困時代。世紀之交,在國內國際風云變幻的背景下,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走在反貧困的道路上,中國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的發展出現了城鄉、工農、區域發展失衡等現象,貧富分化明顯。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科學發展觀,強農惠農富農成為各項政策的主調,中國在反貧困領域繼續取得重要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馳而不息,提出精準扶貧脫貧新方略,以堅忍不拔的氣魄書寫中國反貧困歷史的新篇章,成就了“當驚世界殊”的新時代中國扶貧脫貧奇跡。
本書亮點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著作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前瞻性。改革開放在中國反貧困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成書之際,中國的反貧困尚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沖刺期,有越來越多的學界同仁加入新時代反貧困研究的隊伍,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完善,但該著作為反貧困問題研究者和一般讀者更全面、更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反貧困理論和實踐提供了更寬闊的歷史視域。二是合理的結構和較強的邏輯性使得研究自始至終都緊扣反貧困主題,重點突出。盡管是一部跨越40年的歷史研究,但作者按不同時期的反貧困實踐做了科學分期,再將每一個時期的具體特色依次論述,將一部改革開放史的反貧困篇呈現在讀者面前。三是著作的可讀性強。盡管是一部黨史研究的學術專著,但又具備了面向更多受眾和讀者的內涵,注重史論結合,巧用圖文并茂,文風清新如抽絲剝繭娓娓道來,這些都使作者的思想更好地表達出來。
本書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學術觀點:
第一,中國長期受貧窮沉疴困擾,新中國成立以后,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中國領導人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接力減貧探索,都對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及扶貧理論體系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改革開放極大促進了中國發展,中國減貧進程加快推進。一部改革開放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反貧困的歷史。
第二,從理論溯源看,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理念構成了扶貧思想體系的最核心內容。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是從提出要充分認識我國貧困落后的面貌,“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來沖破思想認識上“左”的藩籬,重新認識國情和中國在世界的坐標位,并以人民生活水平為標桿重新設計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三部曲”。
第三,從理論內容看,扶貧開發理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貧困的產生以及貧困的緩解和消除。中國扶貧理論和扶貧實踐從追求平等、公平的救濟式扶貧到促進區域發展、能力提升的開發式扶貧,再到嵌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綜合性扶貧和攻堅階段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理念方式的階段性演進。反貧困思想體系經歷了由奠基到發展,到不斷完善和創新的演進過程。
第四,中國式扶貧階段性特征和實踐色彩極其鮮明。為消除貧困這一巨大社會陰影,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扶貧行動,此后又相繼推出《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西部大開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等國家級扶貧戰略。21世紀初,黨中央多樣惠農政策打開了“反哺農業”之路;黨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反貧困新方略,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并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不斷前進,直至取得決定性勝利。
人們總能在回望歷史中汲取能量和智慧,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消除絕對貧困后面對新的歷史重任,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是減貧“長征”后的新征程,希望這本著作能夠為新時代新問題的研究帶來啟發。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