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斌:2022到2023——歷史的“回歸”與“超越”
“回歸”與“超越”兩種驅動力量的博弈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但經歷了2022年的“低谷”,我們有理由對2023年世界的和平發展,對國際關系“歷史的回歸”走向“歷史的超越”抱有期待,也抱有信心! 【閱讀原文】
孫吉勝:塑造有利國際話語環境 努力建設話語強國
2022年的烏克蘭危機更使人們意識到數字時代不僅有熱戰,還有信息戰、認知戰和輿論戰,各國也在進行敘事之爭,話語的作用更加凸顯??梢灶A見,2023年國際環境將日益復雜,話語博弈與敘事之爭也將繼續成為各國競爭的重要維度。 【閱讀原文】
劉中民:2023年阿拉伯世界更多尋求自主發展
在經歷了長期的艱辛探索和多次挫折之后,在當前變亂交織的復雜形勢下,阿拉伯世界追求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步伐并未止步,并在2022年出現了尋求自主發展的新氣象。 【閱讀原文】
崔洪建:歐洲在變亂進退之間
站在2023年開端的歐洲,仍在變亂與進退的十字路口上彷徨,但2023年又是歐洲必須就再造和平與重塑安全、確保能源安全與經濟重構、實現社會穩定和政治變革等重大問題找到正確答案的大考之年。 【閱讀原文】
李強:2023全球氣候治理:在艱難中勇毅前行
展望2023年,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定要在艱難中勇毅前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堵摵蠂鴼夂蜃兓蚣芄s》《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三份里程碑協議的達成過程表明,人類有信心凝聚全球共識,有雄心匯聚全球合作,有決心付諸全球行動。 【閱讀原文】
張振江:鑒往知來、合作共贏、修齊治平
2022年12月31日與2023年1月1日之間不隔山河日月,是我們人為地將之分成了兩個時段,賦予其意義。但這也正是人類的能動與偉大:我們可以通過希望改變思想、通過理念改變行為、通過行為改變現實,最終形塑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展望新一年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我說三句話:用歷史測未來、以合作納對抗、從修齊到治平。 【閱讀原文】
趙永升:“經濟共生”的中歐經貿——從“不確定性”中找“確定性”
2022年中歐經貿的最大業績,若用一句話表述便是從“不確定性”中找“確定性”,即從全球確定性較低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中,積極尋找并付諸實施有利于中歐雙方經濟和貿易發展的“確定性”促進2023年中歐經貿關系行穩致遠。 【閱讀原文】
吳莼思:再塑中美關系穩定框架:對條件變化及其應對的幾點思考
總的來看,在當前動蕩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維護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更加具有重要意義。再塑中美關系穩定框架固然困難重重,但仍然值得為此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大可能。 【閱讀原文】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