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闡釋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中國社會科學網聯合開設【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欄目,邀請青年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理論和學術優勢,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聚焦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系統化、學理化闡釋。
程遠,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虛擬經濟、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在《經濟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十余項。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高質量發展明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將著力點聚焦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五個方面,進一步凸顯了高發展質量的全局和長遠意義。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新時代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較為粗放,經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問題,能源、資源、環境等約束日益凸顯。這就要求我國經濟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并通過不斷提高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趨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我國主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發展方式,通過不斷解決經濟體制、產業體系、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對外開放等發展中的各種深層次問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也就是發展質量尚需提高。高質量發展聚焦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推進供給側與需求側相匹配。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更加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要的必然要求,是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和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一脈相承,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和價值取向。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長遠目標穩步前進。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國際環境日趨錯綜復雜的國際背景下,和國內諸多發展優勢、條件和困難、挑戰并存的內部情況下,黨中央作出的戰略部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條件。首先,從前我國技術水平和人均收入較低,長期通過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發展模式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當前這種發展模式面臨生產體系內部循環不暢和供求脫節問題。特別是金融危機造成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全球市場收縮,疊加西方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國際經濟大循環動能弱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沖擊。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調整經濟發展路徑,在努力打通國際循環的同時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經濟發展的自主性、可持續性,增強韌性。其次,高質量的供給能力要求高水平的有效需求和有效率的資源配置相匹配。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有利于擴大內需和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從而發揮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最后,高質量發展仍需加快高水平開放,充分利用全球的資源、要素和市場,融入全球開放創新體系和全球創新網絡,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打造我國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的主動選擇,是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也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從以下方面把握工作著力點:一是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基本立足點,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和供求對接的暢通性,形成需求和供給相互牽引促進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二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提升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和關鍵核心技術,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提高自主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三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夯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基。四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科技創新和科學規劃支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暢通城鄉經濟循環,解決好“三農”問題,保障糧食安全。五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辦好民生事業,優化分配結構,完善分配制度,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使高質量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六是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前提和保障。
充分激發作為微觀基礎的企業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依靠規模擴張轉變為依靠效率提升。這要求在微觀層面上具備一大批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適應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集群,要求我國企業由從前依靠大規模生產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著力打造盈利能力、價值創造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全要素生產率和投資收益率大幅提升的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發展,但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改進,發展質量仍需提升。我國大企業總體上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國際競爭力,距離世界一流水平還存在差距。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普遍核心競爭力較弱,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激發作為微觀基礎的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推進:一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推動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創新,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水平,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二是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把敢于冒險的企業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規范性統一起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為企業家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三是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鼓勵外資企業引進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在更高水平競爭中創造價值、實現互利共贏,充分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對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
強化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
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在全面審視國內外社會經濟形勢、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選擇。首先,堅持創新引領是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增長由要素投入驅動轉向技術創新驅動的關鍵所在??偨Y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無不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從而在全球創新鏈和產業鏈分工中占據關鍵位置。只有創新驅動才能推動我國經濟從外延式擴張上升為內涵式發展,實現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其次,堅持創新引領是突破國內經濟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現實需要。當今世界經濟共同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原有經濟發展模式動力耗盡造成的增長動力不足。只有以創新激發增長動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才能保持長期穩定增長,從更深層次解決經濟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最后,堅持創新引領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現“彎道超車”的內在條件。當今世界,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的速度明顯加快,以新技術突破、跨領域應用為特征的競爭態勢日漸凸顯,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只有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才能不斷實現前沿技術的突破,凝聚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優勢。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推進: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二是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四是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優化國家科技計劃體系和運行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
?。ū疚南祰易匀豢茖W基金青年項目“資金流量視角下的金融與實體經濟關系研究——資金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構建及政策分析”(項目編號:72204263)階段性成果)
推薦閱讀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61】賀之杲:以真正的多邊主義彰顯大國擔當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60】閆冰倩: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9】王天玉: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奮力開創勞動法治新格局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8】梁亞倫:新時代新征程高校青年工作的創新進路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6】楊子榮:構建高質量國家金融安全體系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5】鄭聯盛: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4】李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3】范文杰:打造辭書傳世精品 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52】張弛:以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