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依戀不利于可持續的消費
2023-01-18
作者:陳禹同/編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產品依戀被一些人認為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如果人們把對自己有情感意義的產品保存得更久就能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而美國康奈爾大學官網近日報道稱,該校人類生態學學院助理教授杰伊·尹(Jay Yoon)和博士生邁克爾·科瓦爾斯基(Michael Kowalski)的新研究提出,這種情感聯結也可能在無意中助長與可持續性相悖的行為。
為進一步探究產品依戀的驅動因素及其在可持續性產品使用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人員開展了兩項子研究。其一是在具有不同人口學特征的10名參與者家中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的定性研究,詢問他們對哪些產品有依戀感和產生依賴感的原因,以及他們實際使用或不使用哪些產品,從而了解物主與有情感意義的所有物之間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如何影響他們對產品的長期使用,該研究共涉及105件產品。其二是對由221名參與者完成的在線問卷展開定量研究,分析審美特質、耐久性、喚起的記憶和情感等產品依戀的影響因素,如何影響到人們對產品的使用行為。
與以往一些研究主張的產品依戀能夠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同,該研究認為,對依戀產品的使用有不同的模式,有的產品繼續發揮實用功能,有的則主要體現心理層面的價值。為防止產品損壞或丟失,物主可能只收藏而避免使用自己珍視的產品,造成更消極的產品使用模式。對某個產品的不可替代性的感知容易激發更高程度的依戀,但當產品沒有發揮其承載的實用功能時,人們會為了滿足實際需求再額外購買同類產品,從而導致出現不可持續的消費現象。
研究人員表示,產品依戀涉及多個因素,每個因素的行為意涵與產品設計過程的關聯各不相同,研究人員需要深入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用戶對所依戀產品的體驗和行為的。雖然現有文獻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確定可能增進產品依戀的各種因素,但對它們在產品使用和消費過程中產生深層次影響的認識有限。通過引導產品依戀來促進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在一個更系統的基礎上。
研究人員希望,該研究能讓產品設計師們了解影響產品依戀度的因素,并在實踐中延長產品的使用期限,優先推出具有較高保存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產品,慎重考慮發行有限、使用美觀但材質稀有的產品,構建更積極、更可持續的人與產品的關系,實現消費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