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精品年鑒品讀季”活動優秀論文的通報表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志工作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志辦公室:
根據《“精品年鑒品讀季”活動實施方案》要求,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推薦的“精品年鑒品讀季”主題征文進行了評選,評選出特等論文5篇、一等論文10篇、二等論文15篇、三等論文25篇。經研究,對以上55篇優秀論文進行通報表揚。
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對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的規定,建議本級黨委、人民政府對獲得通報表揚的論文作者給予表彰和獎勵。
希望獲得通報表揚的論文作者再接再厲,開拓創新,撰寫出更多更高質量的年鑒理論研究文章,為推動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p>
附件:“精品年鑒品讀季”活動優秀論文通報表揚名單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1月12日
附件
“精品年鑒品讀季”活動優秀論文通報表揚名單(55篇)
特等論文(5篇)
精品視角下提升年鑒經濟部類編寫質量的若干思考 鄭昕(海南)
政府工作報告入鑒編纂研究 胡彥利(山西)
廣度、深度與溫度:試析年鑒記述的三個維度 付莉(吉林)
淺談《長沙年鑒(2020)》綜合性條目的編纂特色 孫曉東(江西)
從四部中國精品年鑒的共性與個性談年鑒編纂規范化
杜成英 粟旭 鄭庭筠 黎凱(四川)
一等論文(10篇)
地方綜合年鑒大事記編纂之要 藺志茹(天津)
全方位、多維度視角下的精品之路——讀4部中國精品年鑒 陳競哲(湖南)
關于發揮好精品年鑒引領作用的思考 劉傳仁(吉林)
試析綜合年鑒圖照的選用——以幾部中國精品年鑒為例 宋銘月(天津)
從精品年鑒的類目設置談年鑒類目的地方特色 占監樓(浙江)
品讀精品年鑒封面設計的內涵表達 周莉(四川)
淺析地方綜合年鑒中的信息呈現 賈棟鈺(江蘇)
《長沙年鑒(2020)》條目設置及特色分析 劉艷(海南)
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如何突出地域特色 楊帆(海南)
通過品讀精品年鑒提升年鑒編纂質量的思考 李忠雙(吉林)
二等論文(15篇)
傳承精華 提升質效——品讀4部中國精品年鑒之思考 鄭莉(黑龍江)
精品年鑒經濟部類框架設置探討 劉鳳偉(江蘇)
精品年鑒視域下的“五精”編纂理念研究 吳斯日古楞(內蒙古)
精品年鑒的內容特色與編纂方式 金一超(上海)
學精品促提升 提高地方綜合年鑒編纂質量 朱小紅(重慶)
淺談綜合年鑒打造精品的著力點和發力點 向雪欣(廣東)
爭創中國精品年鑒的實踐與思考 朱彩云(廣東)
關于對地方綜合年鑒隨文圖片運用的思考 閆佳函(吉林)
年鑒編纂中服務社會功能的體現與提升 孫善英(山東)
關于地方綜合年鑒圖片質量提升的幾點思考——以《連云港年鑒(2019)》和《銀川年鑒》為例 楊佳(寧夏)
強化精品意識 打造精美專題——品讀中國精品年鑒卷首專題圖片 劉文龍(江西)
學精品 鑒優長 積極探索《泰安年鑒》精品之路 戚淑娟(山東)
精品佳鑒服務當代 書好文化惠及千秋——品讀中國精品年鑒文化部類感想與體會 羅敏(云南)
乘“讀精品”之勢 悟“用精品”之義 探“編精品”之路——以《北京朝陽年鑒(2020)》為例 劉姮(上海)
精品“存”載新征程 佳作“鑒”證新時代——精品年鑒突出存史功能之品讀 渠敬倫(山東)
三等論文(25篇)
淺析打造精品年鑒的實踐路徑——以《長沙年鑒(2020)》等為例 周美鳳(湖南)
品悟精品年鑒之道 助推年鑒高質量發展 趙華鋒(海南)
《長沙年鑒(2020)》與《昆明年鑒(2021)》比較分析
代燕春(云南)
品讀中國精品年鑒的幾點思考 肖清平(湖南)
論正確的指導思想統領年鑒的重要意義和實踐應用——以《長沙年鑒(2020)》為例 趙健敏(吉林)
品讀書香,提高年鑒編纂水平——喜讀4部中國精品年鑒 杜建成(河南)
品精品 學經驗 促提升——中國精品年鑒品讀有感
杜勝男 張帝(黑龍江)
品讀精品年鑒 創新年鑒編纂工作思路 于文生 宋春秀 賈男 劉磊(黑龍江)
數字中國戰略下精品年鑒建設路徑的思考——以《長沙年鑒(2020)》等中國精品年鑒為例 陳默(上海)
關于實現年鑒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王瑩(海南)
打造黃石精品年鑒的思考與實踐——以品讀《孝義年鑒(2020)》為例 劉松華 黃文超(湖北)
把握“四要素”,打造精品年鑒——以《北京朝陽年鑒(2020)》為例 何趣(重慶)
學精華,悟精髓,創精品——品讀《長沙年鑒(2020)》有感 熊仲榮 汪文華(湖南)
淺談精品年鑒之“精”——以《北京朝陽年鑒(2020)》《天津市北辰年鑒(2020)》為例 鄭爽(天津)
精品年鑒經濟部類編纂解讀與啟示 林茂楠(云南)
亮“底色” 顯“特色” 添“亮色” 打造新時代年鑒精品——學習中國精品年鑒的若干思考 江潤生(安徽)
聚焦“三大特色” 打造新時代精品文化品牌 周春(湖南)
以精品年鑒為示范引領,加快年鑒事業由全覆蓋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潘貴存(河北)
對標精品 磨“鑒”中原——品讀中國精品年鑒幾點體會 馬俊明(河南)
地方綜合年鑒彰顯地域特色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思考——以4部中國精品年鑒為例 胡江華(河南)
論如何更好體現年鑒的時代性——以《北京朝陽年鑒(2020)》《長沙年鑒(2020)》為例 姚正 楊小軍(云南)
品讀精品年鑒,推進年鑒事業創新發展 曹祖權(湖北)
“年鑒”匠心打造 “精品”學以致用——以《孝義年鑒(2020)》為例 古麗扎爾(新疆)
品讀精品年鑒的思考及建議 張占虎(甘肅)
精品年鑒的編纂特點——以5部中國精品年鑒為例 吳炎(重慶)
來源: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