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王廣祿)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二屆中國資源環境與發展論壇于近日在南京舉行。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與城鄉土地政策創新”為主題,匯聚線上線下知名專家學者的智慧,深入開展城鄉土地政策創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做好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作出積極貢獻。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在致辭中指出,土地政策創新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他強調,舉辦第二屆資源環境與發展論壇,是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是對加快城鄉土地政策創新發展的深入探索。他希望,通過充分發揮專家智庫“最強大腦”優勢,聚力攻堅,為進一步做好我國土地等資源要素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江蘇省委宣傳部社科規劃辦主任許益軍在致辭中說,此次論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城鄉土地政策主題展開研討,深入研究城鄉土地政策創新、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重要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二十大精神落實落地的具體行動和有效舉措,充分體現了智庫以中國智慧助力中國之治的責任擔當。他希望本次論壇繼續深入交流城鄉土地政策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成果,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貫徹落實,有力服務城鄉土地政策創新發展,匯聚眾智,為強國復興注入力量。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衛東代表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土地學會理事長王世元講話,他指出,當前的中國式現代化與城鄉土地政策創新依然面臨著很多亟待破解的難題,需要土地管理工作者不斷倡導和傳承土地制度改革的歷史經驗,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大膽探索研究,為決策者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他強調,要主動適應時代要求,堅定不移推動改革創新;要善于及時發現和研究自下而上的基層創新,及時總結提升基層一線創新經驗;要大力呵護和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的良好改革環境,激發各個層面主動擔當抓改革的魄力和勇氣。
在論壇報告階段,十多位教授先后進行精彩發言。在智庫成果發布階段,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易福金教授發布《經營轉型下的農業部門碳減排研究報告》,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郭貫成教授發布《中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報告》,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郭杰教授發布《江蘇江海聯動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黨委書記李滿春對論壇做了全面概括和精辟的總結點評。
論壇是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學院)建院30周年系列慶?;虻闹匾獌热?,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院主辦,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農村土地利用與整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承辦,《中國土地科學》編輯部協辦。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